一種藥物“新”劑型--口服"果凍"制劑的簡介
導讀:據2020版《中國藥典》得知,目前已被載入2020版《中國藥典》的劑型共有38個劑型(不包括亞型),其中我們常見的劑型分別有片劑、注射劑、膠囊劑、顆粒劑、眼用制劑、鼻用制劑、栓劑、丸劑、軟膏劑、糊劑、吸入制劑等,那么何為口服“果凍”制劑?中國是否存在該種劑型?適合制備該種劑型的藥物性質有哪些?該種劑型的優點及缺點有哪些?如何在中國更好的發展該種劑型等?下面我們針對以上問題進行闡述,以便更好地了解這種“新”劑型。
01
什么是口服“果凍”制劑?其定義是什么?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果凍”的定義,果凍在食品行業中是指以食用膠和食糖等為主要原料,經煮膠、調配、灌裝、殺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凝膠食品,果凍分為凝膠果凍(指從包裝容器倒出后,能基本保持原有形態,呈凝膠狀的果凍)、可吸果凍(指從包裝容器倒出后,呈不定形狀.凝膠不流散,稍有破裂,可用吸管直接吸食的果凍)、果味型果凍、含乳型果凍、果肉型果凍以及其他型果凍。
那么在藥物制劑中何為口服“果凍”制劑?該劑型在中國、美國、歐盟等國家中并沒有明確定義,在日本已有明確定義且被單獨列為一種劑型,并載入藥典。根據日本藥典得知,口服果凍制劑的定義是指經口服給藥,無流動性的凝膠狀制劑;其制備方法通常是將有效成分和高分子凝膠混合,通過適當的方法使其凝膠化,最后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凝膠狀制劑。日本藥典中凝膠劑的定義是指涂在皮膚上的凝膠狀制劑,分為水溶性凝膠劑和油溶性凝膠劑;水溶性凝膠劑的制備方法是將有效成分和高分子材料混合,加入其它添加物,形成水溶液或混懸液,通過加熱冷卻最后形成凝膠狀制劑。通過對比口服果凍制劑定義、凝膠劑定義以及其制備方法,我們不難發現,從性狀、輔料及制備方法看,口服果凍型制劑和凝膠劑基本一致,只是給藥途徑的不同,因此我們認為口服果凍制劑也可稱為口服凝膠劑。
根據2020版《中國藥典》我們得知凝膠劑的定義是指原料藥與能形成凝膠的輔料制成具凝膠特性的稠厚液體或半固體制劑,除另有規定外,凝膠劑限局部用于皮膚或體腔,如鼻腔、陰道、直腸等(少數凝膠劑也是可口服,具體品種見下文)。由此可見,中國的凝膠劑包括外用凝膠劑和口服凝膠劑,兩者并未完全分開,統稱為凝膠劑。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日本所稱口服果凍制劑可能就是國內的口服凝膠劑,至于日本為什么稱為口服果凍制劑,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四種:第一:性狀與果凍相似;第二:區分不同的給藥途徑;第三:口服果凍制劑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趣味性;第四: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基于以上幾點原因,N年以后,說不定中國的口服凝膠劑也可被稱為口服果凍制劑。
02
口服“果凍”制劑在國內外上市情況
(1)我國已上市的品種
目前我國凝膠劑品種共有236個,其中只有約4個品種為口服凝膠劑。
其中化學藥口服凝膠劑僅1個品種為對乙酰氨基酚凝膠(包裝:每盒6粒;用法:3~5歲一次一粒;規格:5g:0.12g;未查詢到圖片)。
中藥口服凝膠劑有1種為薏芽健脾凝膠。
中西復方口服凝膠劑有2種,分別為參芪魚肝油凝膠和二維魚甘油凝膠,其它均為外用凝膠劑。
(2)日本已上市的口服果凍制劑品種
據調查,日本目前上市的口服果凍制劑化學藥共12種(具體品種見下表),中藥果凍制劑共約14種(下表并未列出)。其中2019年和2017年分別上市乳果糖果凍制劑和阿昔洛韋果凍制劑。
(3)歐盟已上市的品種(口服凝膠劑)
截止目前,歐盟已上市的口服凝膠劑品種共有6個,其中法國口服凝膠劑共4個,挪威1個,荷蘭1個;2019年歐盟共上市2個品種。
基于以上查詢結果可知,目前口服果凍制劑日本產品最多,歐盟及中國品種較少。
03
適合制備口服“果凍”制劑的藥物
(1)對熱穩定的藥物,口服"果凍"制劑基本需要將藥物和凝膠基質混合,加熱至80~90℃保溫灌裝,因此對藥物熱穩定性具有一定的要求。
(2)口感極差的藥物,對于某些特別苦的藥物,需進行必要的掩味,可能有一定的優勢;口感較差的藥物被包裹在含有矯味劑的凝膠基質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掩味功效。
04
口服“果凍”制劑的優點及缺點
優點:(1)對于兒童用藥來說,制成口服“果凍”制劑,增加了兒童的臨床依從性,使兒童在用藥過程中,增加用藥的趣味性,使小孩更容易“喜歡”上吃藥。
(2)服用及攜帶方便,與常規劑型如片劑、顆粒劑、口服溶液劑型相比,該種劑型攜帶更加方便,且隨時可以服用,特別適用于旅途過程中,缺乏飲用水的時候,打開即可服用。
(3)對于急性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來說,該種類型腎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通常建議盡量少喝水,減少腎負擔,而普通制劑基本是需要與水一起服用,該種劑型能夠減少水的服用。
缺點:(1)使用于該類藥物需要具有一定的熱穩定性,因此適用的藥物較窄;制成的口服果凍制劑(或口服凝膠劑)更容易長菌等。
(2)在注冊申報過程中,口服“果凍”制劑(或口服凝膠劑)開發過程中可能有一定的挑戰性,不僅需要對產品的釋放行為、含量均勻度、溶化性以及包裝容器的密封性等相關質量指標進行研究,還需要有足夠證據證明該劑型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因為目前國內并無足夠的證據或文獻能夠證明口服果凍制劑(或口服凝膠劑)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因此申報研究過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且風險較高。
05
淺談口服“果凍”制劑在中國發展的思路
(1)若想在中國較好地發展口服凝膠劑,首先應該將口服凝膠劑名稱改為口服果凍制劑;因為對于凝膠劑來說,大部分都認為凝膠劑是屬于外用制劑(實際上也是,市面上98%凝膠劑屬于外用),若為口服給藥,不大容易被大家接受,要想改變這一認識,將其改為口服果凍制劑可能更容易讓人接受,且更有吸引力。
(2)企業在研發產品時,應著重提高產品質量以及明白是否有開發該種劑型的必要性;同時還應重點考慮凝膠特性,建立相應的檢查項;對工藝進行全面的研究,包括制劑成型工藝的適用性,通過研究,說明輔料對藥物的相互作用及對藥物的吸收利用影響情況,使其符合該劑型制劑學的要求。必要時應進行生物利用度研究或臨床驗證,進而說明改為口服凝膠劑的必要性和臨床優勢。最終做到產品安全、有效以及質量穩定、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