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農村版全媒記者 陳克旭 通訊員 林銳
在秦巴山脈與漢水流域的竹山縣,湖北巴山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深耕菜籽油產業,構建全產業鏈,既產出高品質菜籽油,又帶動百姓致富。
“從2010年為中儲糧代加工儲備油,到如今自主品牌年銷超7000萬元,15年走出‘好山好水出好油’之路。”公司董事長樓漢華說,“要讓消費者嘗到竹山生態味,讓老鄉腰包鼓起來。”
優質原料 筑牢產業根基
“這菜籽飽滿得能掐出油。”竹山縣鄰陜農副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孝勤說。該合作社是巴山食品原料供應合作方,今年種了5960畝油菜,帶動596戶農戶增收。
“我們和巴山食品簽了‘四統一’協議。”陳孝勤算賬,“普通菜籽市場價3.2元,他們收3.8元,每畝多賺200多塊;去年合作社100多戶農戶油菜收入過萬元,最高掙1.5萬元。”
“我們扎根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這里的菜籽生長周期比平原長12天,風味和營養更足。”樓漢華介紹,公司與溢水、寶豐等鄉鎮簽了1.4萬畝訂單種植合同,聯合3000戶農戶鎖定原料品質。“不合格菜籽堅決退回,哪怕損失成本也要保品質。”這份堅持,讓“堵河源”菜籽油獲“湖北十大優質菜籽油”等榮譽,為融入“荊楚糧油”等區域公用品牌打下基礎。
匠心制造 傳統與現代融合

“這桶油要經8道檢測才能出廠。”生產車間內,副總經理林偉指著檢測報告說。車間里,直火式炒制系統炒出菜籽焦香,自動控溫設備將溫度精準控制在140℃,傳統柴火炒香工藝結合物理壓榨,保留香味又去除有害物質。
實驗室里,技術人員用快速檢測設備分析油酸含量。“我們的高油酸菜籽油油酸含量為76%—80%,比普通菜籽油高4個百分點。”林偉展示專利證書,“跟武漢輕工大學合作研發的精煉技術,讓油更清亮、耐儲,這是我們的‘秘密武器’。”從清理雜質到灌裝封蓋,各環節標準嚴格。過硬品質讓“堵河源”菜籽油符合“湖北菜籽油”“荊楚糧油”公用品牌要求,躋身優質品牌。
多元銷售 讓油香飄向四方
“直播間家人們,這款濃香菜籽油是竹山特產,‘荊楚糧油’推薦,點擊鏈接可拍。”抖音直播間里,銷售副總經理陳媛媛熱情推介,屏幕上“堵河源”系列產品整齊排列。
“線上鋪10多個平臺,天貓、京東、抖音小店都入駐,去年線上銷800多萬元。線下進60多家商超,借‘荊楚糧油’影響力進入其線下展示店,擴大銷售范圍。”陳媛媛介紹,公司針對不同群體采取“雙品牌”策略,“堵河源”主打高端市場,借“湖北菜籽油”公用品牌背書,用玻璃瓶包裝吸引健康追求者;新推出的“竹山油禮”走親民路線,家庭裝和餐飲裝覆蓋多元需求,也作為“荊楚糧油”特色產品滿足大眾需求。
創新營銷 提升品牌影響

巴山食品深度參與“荊楚糧油”“湖北菜籽油”等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借其宣傳推廣活動提升知名度。“堵河源”菜籽油在湖北菜籽油盲選中獲“湖北十大優質菜籽油”第二名,該榮譽被納入“湖北菜籽油”公用品牌優秀案例宣傳,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還將菜籽油產業與文旅融合,舉辦油菜花節相關活動,突出“荊楚糧油”和“湖北菜籽油”品牌元素,展示生產過程,吸引游客了解菜籽油文化。
“文旅融合及借助‘荊楚糧油’‘湖北菜籽油’力量,能帶動當地旅游,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菜籽油,是雙贏。”樓漢華表示,未來會繼續深化與這些公用品牌的合作,在品牌宣傳上發力,讓竹山菜籽油香飄更遠。
巴山食品通過全產業鏈建設,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品質把控,帶動農戶增收。鄉村振興路上,巴山食品以優質菜籽油為紐帶,依托“荊楚糧油”“湖北菜籽油”等公用品牌,書寫產業興旺、百姓富裕的篇章。
(來源:農村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