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生物近日達成兩項收購協議,2021上半年要完成輝瑞中國杭州生物藥基地收購和蘇橋生物90%股份收購,兩項收購有望迅速提升公司原液和制劑產能,滿足激增的商業化生產服務需求。大型CXO公司開始在制劑CDMO領域通過并購來擴充版圖。相對于CMO,CDMO多了定制化研發業務,屬于CMO的升級版,國內CDMO行業成長的最大驅動力來自于業務升級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CDMO行業起源于歐美地區,逐步向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亞太地區轉移,是伴隨著制藥產業專業化分工和經濟全球化逐步發展起來的。
如果以2014年作為分水嶺的話,在這之前,國內的制劑CDMO代工整體做的一般,主要是相關企業接不到歐美的制劑CDMO訂單;同時國內的藥廠一般都自己來做,外包會影響利潤;這兩個因素制約著國內制劑CDMO的發展。2014年以后,國內創新藥受到政策和資本的全方位推動,迎來較快的發展。相比國外藥企,國內創新藥企更希望能原料藥和制劑一體外包出去;同時目前面對中國巨大的市場,跨國藥企有一些項目需要找國內藥企合作在中國申報,制劑也會外包給國內CDMO企業。另外集采的常態化、制度化對仿制藥的成本扣到了極致,以及MAH制度的實施,極大的解放了產業生產力,這些都為處于鏈條中間的CDMO帶了巨大增量。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制劑CDMO將迎來較大發展。
表:CXO的基本分類和概念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藥融圈整理
CDMO的全球分工和產業鏈狀況
CDMO行業是一個相對分散且服務領域較為廣泛的行業,據博騰股份財報,按服務的藥物屬性可劃分為化學藥CDMO和生物藥CDMO;按服務的產品形態可劃分為中間體CDMO、原料藥CDMO、制劑CDMO、蛋白CDMO、基因療法CDMO和細胞療法CDMO,后兩種屬于前沿生物領域。
資料來源:藥融圈制圖
從CDMO的產業鏈來看,歐美企業集中在高附加值的產業鏈下游部分,不僅能提供從藥物發現到商業化大規模生產供應的一站式服務,而且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前沿生物領域擁有絕對技術優勢。國內大部分CDMO企業處在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這些歐美CDMO企業提供API生產所需的中間體,業務附加值低,且單產品市場空間小。但是國內也有不少CDMO企業已經向這一高附加值業務延伸。
全球的制劑CDMO巨頭有Lonza、Patheon、Catalent和Siegfried等。Lonza在2020年實現45億瑞郎的銷售業績,銷售增長為12.0%,核心業務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4億瑞郎,利潤率達31.2%,公司目前是全球領先的小分子CDMO、生物藥CDMO、細胞與基因治療治療CDMO企業。
Catalent專注于制劑領域,2020年報披露總營收31億美元,制劑CDMO營收20多億美元左右,在軟膠囊技術、生物制劑、特效藥制劑和口服藥制劑方面擁有多項專利。據Catalent官網介紹,全球40%的新藥批準由Catalent的1,000多位科學人才助力完成,公司在全球有30多家設施年產量達到1,000億件單品。Catalent在口服、注射、呼吸系統藥品劑型以及先進藥品包裝方面的重要知識產權成就了1,200以上專利和專利申請。
資料來源:Catalent年報
據Catalent在2020年報披露,整個制劑規模市場總額超過500億$,預計未來五年每年增長8%以上。
圖:Catalent公司在全球的業務布局
資料來源:Catalent年報
國內CDMO企業向制劑方向轉型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近年來在制藥領域的政策環境、質量體系建設、技術和人才儲備,已經能夠使國內CDMO企業有足夠能力將自身業務向下游高附加值領域推進。隨著進口藥品加快在華上市,以及國內創新藥的崛起,具備先進技術的國內CDMO企業有望承接部分創新藥的制劑業務。制劑是生產藥品的最后一環,市場和利潤空間都很大。國內有幾十家公司已經布局了制劑CDMO業務,上市公司中有代表性的如藥明康德、博騰股份、海普瑞、健友股份(子公司健進制藥)、九洲藥業、凱萊英等;未上市公司中有一批最早做制C(D)MO代工的拓荒者,如山東的瑞陽制藥、山西的普德藥業、杭州的澳亞生物、成都的通德藥業、齊康藥業等,當時也是政策原因,最初的研發企業的生產批文落在藥廠這塊。不過近幾年MAH制度實施,持有人和生產商分開,CDMO迎來較大發展。其他有代表性的公司有華益藥業、星昊藥業、華魯制藥、玻思韜、海納醫藥、宣泰醫藥、博志研新、睿智醫藥、寶船生物(大分子制劑)、蘇橋生物(大分子制劑)等等。本文僅選取部分有特色的公司點評。據浙商證券研報顯示,現在國內CDMO企業正處在中間體CDMO向API和制劑CDMO過渡期,未來3-5年有望看到本土承接API和制劑的明顯突破,并在未來5-10年看到API和制劑加速向國內轉移的現象。
藥明康德:2019年3月,外高橋新制劑生產基地首次通過歐盟藥品管理局GMP認證。2019年無錫新吳區的制劑商業化生產基地承接了數個項目的注冊或驗證批次生產。2020年1月,合全藥業開工建設無錫新藥制劑開發及生產基地,將進一步提高固體制劑開發和生產能力和產能,并將增加無菌制劑開發及臨床用藥生產和商業化生產能力。
九洲藥業:2020年11月公告擬投資16億元建CDMO及制劑基地。公司決定在浙江省杭州錢塘新區醫藥港小鎮投資建設CDMO及制劑基地項目,項目將新建小分子及大分子創新藥CDMO(研發生產服務)基地和制劑研發生產中心。
白帆生物:白帆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由上市公司桂林三金藥業于2016年在上海投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總投資6.9億元人民幣,在奉賢臨港智造園內打造一個專攻各類腫瘤治療的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研發、臨床、生產和銷售的產業化基地。生產規模為6*2000L,可提供符合GMP要求的生產服務,是上海最大的單抗生產基地之一。
博騰股份:據2020年年報披露,2019年,公司正式啟動制劑CDMO和生物CDMO兩大新業務板塊建設。制劑CDMO業務方面,博騰藥業作為承接主體,報告期內,重慶三個制劑實驗室完成裝修并具備項目承接能力,上海張江研發中心于2020年11月開始承接制劑CDMO實驗室服務。博騰藥業已簽訂3個客戶訂單(訂單金額約1,900萬元),并啟動首個項目的前期研發工作。截至報告期末,制劑CDMO業務已擁有員工近60人。此外博騰還有博騰生物(基因治療),正在融資中。
海普瑞:2020半年報披露根據Frost&Sullivan的報告,按2018年收入計,公司的CDMO業務位居中資前三大生物制劑CDMO運營商之列。
健友股份:公司是國內極少數在注射劑CMO/CDMO領域產能較大、國際認證經驗較為豐富的制藥企業。2020上半年生產注射劑制劑產品300多萬支,子公司健進制藥在2019累計已有11個無菌注射劑產品、15個規格在美國市場穩定銷售,2019年,完成了世界500強在中國第一次全價值鏈CDMO,全球首仿高難度腫瘤治療商業化注射劑產品在美國上市。健進制藥在國內和國際制劑CMO/CDMO領域有著良好的口碑。
凱萊英:公司在2020年中報披露,制劑版塊已經建立口服腸溶制劑和緩釋制劑的平臺,并成功交付項目;制劑業務進入海外市場,完成了第1個美國制劑分析服務、第1個韓國制劑項目;注射劑車間順利完成多個疾病領域的新藥IND、NDA階段的研發及生產任務。
安徽華益藥業:成立于2006年,公司具備10多年的歐盟固體制劑CDMO業務經驗,是安徽省首家通過歐盟認證,專注于為中國和歐盟市場提供片劑、膠囊、口服液體制劑的研發生產服務型企業。華益打造開放的口服制劑CDMO服務平臺,公司現有產能30億片,可擴至50億片,可承接片劑、膠囊劑、口服液體制劑的委托研發(包括中歐雙報)、臨床批生產、商業化代工等。
北京星昊藥業:成立于2000年,星昊醫藥現有9條符合GMP要求的生產線。下屬全資子公司廣東星昊藥業有限公司一期投產的凍干及小容量注射劑車間,為國內首批獲得2010版GMP認證生產車間,該車間采用國際先進的液氮凍干技術,二期正在建設符合美國FDA和歐盟EMA標準的小容量注射液、凍干粉針劑生產線和口服固體制劑生產線,涵蓋腫瘤藥、緩控釋制劑的生產。
成都通德藥業:始創于1958年,其前身為原國營成都制藥三廠(國家定點的三大生化制藥企業之一)。公司于2000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擁有產品批準文號81個,包括硬膠囊劑、片劑、顆粒劑、注射用凍干劑等四個劑型和原料藥,是國際CMO發展聯盟發起單位。
山東瑞陽制藥:成立于1966年,由山東新華制藥廠第四分廠改制而來。公司建有三大廠區、30多側代化生產車間,可生產原料藥、普通粉針劑、凍干粉針劑、片劑、膠囊劑、溶量注射劑、顆粒劑、合劑、栓劑共9個荊型、近400個品規的產品。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多年位居全國醫藥地企業百強榜前50強。
山東華魯制藥:始建于1977年,具備生產大輸液、水針劑、吸入劑、膠囊劑、片劑、原料藥六大劑型170多個品規藥品的生產能力。公司借力MAH制度的實施專注于BFS(塑料安瓿產品),CMO/CDMO涵蓋PP/PE材料,無菌注射劑、滴眼劑、吸入劑(含激素類產品)及水針劑、聚丙烯輸液瓶、非PVC多層共擠輸液袋、玻瓶、口服制劑等多種規格產品的CMO委托生產。
杭州澳亞生物:1993成立,是一家集產、學、研為一體,以無菌凍干粉針劑為主導產品的現代化制藥企業。現有5個通過國家2010版GMP認證的無菌凍干生產車間投入生產。主要生產劑型包括西林瓶凍干粉針劑、預灌封、卡式瓶和小容量西林瓶注射劑。年產能力接近5億瓶,是目前國內大型的凍干粉針劑委托加工企業。
山西普德藥業:始建于1995年9月,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專業從事注射劑生產的制藥企業。現擁有粉針劑、凍干粉針劑、小容量注射劑以及與之配套的無菌原料藥、非無菌原料藥、中藥前處理等各類生產線;擁有各類產品150余個,生產批準文號260余個。
山東齊康藥業:始建于2003年5月,公司主要致力于藥品制劑的研制、生產、銷售,公司現有片劑和膠囊劑兩條生產線,主要生產產品為西沙必利片和那格列奈片,年生產能力片劑2億片,膠囊3億粒。
總結
以政策為支撐,國內創新藥產業的快速崛起和全球產業鏈國內轉移的大趨勢共同推動著中國CDMO行業快速前進。國內企業要積極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向附加值高的制劑領域轉型,做差異化的制劑代工,才能抓住這一輪CDMO的發展機遇,在生物制藥行業日益競爭的大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