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場上,華爾街打個噴嚏,全世界可能會感冒。如果在醫藥市場,中國的原料藥中斷供應,全球的藥品生產可能會陷入困境。2018年,我國化學原料藥供給占全球28%。
原料藥可以說是醫藥產業的“芯片”。尤其是近兩年在新冠疫情籠罩全球下,對醫藥產業鏈壓力測試、凸顯中國原料藥產業在全球的地位舉足輕重,經過疫情的洗禮,各國對原料藥產業的重視程度明顯加大。原料藥產業和CXO一樣,屬于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的醫藥子產業,大部分原料藥公司收入來自海外,不會受制于國內醫保控費。
API及中間體在醫藥制造環節占據重要地位
圖片來源:國邦醫藥招股說明書
目前大部分的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年報已經發布,我們從主營構成中選取原料藥和中間體的營收來排序top15如下。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藥事縱橫整理
(國邦醫藥數據來源招股書,少數公司營收據公告估計)
未上市的上海創諾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業務涵蓋面向工業化客戶的原料藥和單體營養配料業務,面向消費者的藥物制劑業務,年銷售收入超過40億元。
數據來源:財報藥事縱橫
和19年top10營收排名相比,稍微有所差異,主營維生素的新和成、浙江醫藥排名上升。其中排名第一的新和成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14億元,同比增長34.64%;實現歸母凈利潤35.64億元,同比增長64.59%。分產品營業收入來看,營養品、香精香料、新材料產品2020年營業收入同比分別變化51.93%、9.06%、1.98%至71.52億元、19.56億元、7.23億元。
普洛藥業: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8.80億元,同比增長9.28%;歸母凈利潤8.17億元,同比增長47.58%;扣非歸母凈利潤6.91億元,同比增長30.48%。其中年CDMO業務實現營收10.55億元,同比大幅度增長46.14%,毛利率41.62%,相比上年同期提升4.33pcts;中間體和原料藥業務實現營收59.31億元,同比增長12.03%,毛利率21.98%,相比上年同期降低1.16pcts。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藥事縱橫整理
總結
從19年和20年上市藥企API和中間體業務top15來看,基本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有的甚至保持更高。排名靠前的公司基本上都維持著細分行業的領導地位。
